有一名32岁的基层青年干部,工作十年来,在自己的岗位上默默地奉献着青春的力量,绽放着独有的光芒,她就是吕奕,原济南市救助管理站办公室科员,团支部负责人,现调任济南市养老服务指导中心干部。
一、忠于职守、岗位建功,做救助战线上的青年先锋
面对蓬头垢面、破衣烂衫、浑身散发着异味的流浪乞讨人员,恐怕不少人都会选择敬而远之,可吕奕却是一个例外。“救助管理是一项神圣而光荣的事业,服务于弱势群体,我无怨无悔,我愿为这份事业而竭尽全力。”对于从事救助管理与服务工作,吕奕眼中透出的是无上光荣和自豪。正是抱着这样的信念,无论是在市救助管理站,城市的大街小巷,还是在护送返乡的途中,哪里有流浪乞讨人员,哪里就有她的身影。她不怕流浪乞讨人员身上难闻的异味,一有空就和他们交流感情。她不怕流浪乞讨人员传染疾病,帮她们洗头、梳头。吕奕一直说,流浪人员也是有尊严的,在一起,要尊重他们的感受。
除了做好站内救助服务,护送已落实好户籍的老弱病残孕等无力自行返乡的流浪乞讨人员返乡也是一项重要工作。吕奕刚刚从东北送完流浪乞讨人员返回济南,转眼又踏上了护送流浪乞讨人员去贵州的列车。在她看来,“把他们送回家,看到他们幸福的笑容,就会觉得护送途中所有的疲惫,所有的苦痛,所有的离别,都是值得的。”
“零下二十几摄氏度,在冰天雪地中,我们3个人护送1个30多岁,腿有残疾的流浪乞讨人员回家。”吕奕说,“当时吉林天太冷了,我都快被冻哭了。雪地很滑,记不清一路上滑倒多少次。到了当地救助站,那个流浪乞讨人员激动地握着我的手不放,什么也说不出来,一个劲地掉泪……回来那几天,身上的摔伤隐隐作痛,可我心里却感到很幸福。”
除了护送途中的摔伤还会遇到被拒绝救助时的打伤,还经历过救助过程中的抓伤。在一次护送流浪人员返乡的途中就曾留下过“印记”。吕奕和其他3位同事一起开车护送40多岁的,精神失常的李芳(化名)回威海。在护送途中,李芳精神突然时常,在高速路上要跳车。当时情况非常危险,吕奕只能紧紧握住李芳的手,不断安抚她的情绪。一路上,李芳的情绪很不稳定,车子停了好几次。8个小时后,李芳到家了……而吕奕的手腕和手背上却留下了深深的血痕。
吕奕还是站内对外宣传的行家,她用笔杆子去记录发生在救助站一线的一幕幕感人事迹,认真撰写着每篇报道,真实反映着身边的青年突击队的日常,还引导青年向榜样看齐,向模范看齐。她有一个心愿:“对流浪乞讨人员,尤其是未成年人的救助和保护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希望社会爱心人士都能加入到关心关爱流浪人员的救助活动中来,让他们告别流浪。”她还在工作之余,写出一篇篇政策研究论文,如《浅谈未成年人社会保护制度新模式》、《社区需要建立完善困境儿童救助保护体系》等,而这两篇论文都在济南市民政系统的政策理论研究论文评比中获奖。2018年撰稿《济南民政改革开放40年巡礼》一书中救助管理工作部分。2019年,被推选为市民政局局党代表和单位第一党小组组长,带领全组14名党员学习新思想,解决新问题。
二、满怀深情、无悔付出,做服务群众的青春榜样
刚刚从东北送完流浪乞讨人员返回济南,转眼又踏上了护送流浪乞讨人员去贵州的列车。在吕奕看来,“把他们送回家,看到他们幸福的笑容,就会觉得护送途中所有的疲惫,所有的苦痛,所有的离别,都是值得的。”
“零下二十几摄氏度,在冰天雪地中,我们3个人护送1个30多岁,腿有残疾的流浪乞讨人员回家。”吕奕说,“当时吉林天太冷了,我都快被冻哭了。雪地很滑,记不清一路上滑倒多少次。到了当地救助站,那个流浪乞讨人员激动地握着我的手不放,什么也说不出来,一个劲地掉泪……回来那几天,身上的摔伤隐隐作痛,可我心里却感到很幸福。”
吕奕手腕的伤痕引起了记者注意。原来这是上次护送流浪人员返乡的途中,留下的“印记”。吕奕和其他3位同事一起开车护送40多岁的,精神失常的李芳(化名)回威海。在护送途中,李芳精神突然时常,在高速路上要跳车。当时情况非常危险,吕奕只能紧紧握住李芳的手,不断安抚她的情绪。一路上,李芳的情绪很不稳定,车子停了好几次。8个小时后,李芳到家了……而吕奕的手腕和手背上却留下了深深的血痕。
三、关爱青少年、服务青少年,做牢记青春使命的优秀团干部
作为团支部负责人,她积极服务团员青年,同时围绕救助站履行社会责任和塑造良好形象,组织动员团员青年积极参与志愿服务和社会公益事业,在助残敬老、爱幼、帮扶困境儿童等领域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
14岁的济宁女孩敏敏,是市救助站的“常客”。每次敏敏进站,吕奕都会带些小零食去找她聊天,帮她梳头。而敏敏见了吕奕,也像见了亲姐姐一样,又搂又抱,什么都聊。敏敏说想回家学技能,吕奕便帮她联系学校;敏敏说找不到生活方向,吕奕便带她去看励志电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并送她一本《不抱怨的人生》,“姐姐相信你一定会做出正确的决定,姐姐不想看你这么好的孩子走错路,你要坚强,一定要上学,珍惜上学的机会。”鼓励她重新开始新的生活。吕奕说,“对每位流浪儿童,我们都不放弃努力,我坚信所有的付出都不会白费,她迟早会明白我们的良苦用心。”
最后一次把敏敏送回家后,她再也没有外出流浪。现在的吕奕,还经常会接到敏敏打来的电话,“汇报”自己的近况。此时,吕奕又成为一个倾听者。想到孩子刚入站时的叛逆,满嘴的谎话,再到现在学会感恩,学会理解别人,学会替别人着想,看到孩子一点点的改变,吕奕感到十分欣慰。“流浪儿童的内心是敏感的,要想让心安定下来,需要很多人、很长时间的努力。”吕奕说,孩子们都是善良单纯的天使,他们本应是快乐的,可能因为家庭的变故、关爱的缺失变得任性淘气,我们不要对他们失去信心,尽己所能去帮助他们,唤回童真。
吕奕还将小敏的事例用心整理,在《最家长》杂志上发表了《孩子为什么离家出走》的专题系列报道,收到读者的好评,引起社会深思。
四、用青年的话、讲青年的事,做传播正能量的优秀青年宣讲员
青年是新时代的生力军,是民族复兴的中坚力量。在济南,就有这样一只青年队伍,成员原本素昧平生,来自各行各业,在各自岗位上兢兢业业,诠释着使命担当。然而为了共同的目的---激励广大青年奋勇拼搏,他们走到了一起。这就是济南市青年宣讲团。秉持志愿服务精神,用青年的话,讲青年的事,为党做好青年群众工作。这是济南青年宣讲团的使命。而吕奕正是宣讲团中的一份子,因工作突出,被团市委聘用为济南青年宣讲团(济南青年讲师团)的常务副团长,她利用假日休息时间,组织宣讲员进学校、进企业、进乡村,一边学、一路讲,讲省会现代化建设,讲成长励志故事,讲青年价值追求。今年截至目前,志愿宣讲20余场,受众4000余人,她以真挚的语言和质朴的态度,赢得青年认同与感动,收获满满掌声。
吕奕用自己的一言一行,诠释着一名团干部的风采,用自己的一字一句,记录着青年人的精彩瞬间,她为广大青年朋友传递泉城青春正能量,为建功新泉城贡献青年力量,励志用自己的青春之力温暖青春之城。
所获荣誉:
连续多年被济南市民政局考评为优秀,授予三等功一次。
2014年3月5日,在济南日报巾帼风采板块被专题报道;
2014年12月,撰写的论文《浅谈未成年人社会保护制度新模式》在全市民政政策理论研究论文评比中荣获二等奖;
2015年3月,被评为2014年度济南市民政局系统先进工作者;
2018年12月,被团市委“济南市优秀青年宣讲员”荣誉称号;
2019年3月8日,在 都市女报的不凡70年,歌唱祖国三八节特刊被专题报道;
2019年11月,被团市委“济南市优秀青年宣讲员”荣誉称号。
2020年1月,被制锦市街道授予社区“优秀共建联络员”荣誉称号。
2020年12月,被市委宣传部、团市委、市青年联合会、市学生联合会授予“新时代最美青年”荣誉称号。
2021年1月,被制锦市街道党工委授予2020年度“双报到”工作优秀党建联络员。
2021年5月,被市政法委授予济南"平安之星";
2021年8月,荣获济南市“中国梦,新时代,跟党走”百姓宣讲比赛一等奖。